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洛阳千年“客家文化”,牵挂亿万“河洛郎”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5 07:3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迄今,在全国范围内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如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河姆渡文化、良诸文化,东北辽河漉域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多

迄今,在全国范围内的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如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河姆渡文化、良诸文化,东北辽河漉域的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等。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多元论”或“满天星斗说”。但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人类社会实现“突变”,率先进入文明时代,出现“国家”,却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这一点乃是考古界、历史界绝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众所周知,洛阳,“形胜甲于天下”,河山拱戴,物华天宝,人文荟萃,自古就有“皇天后土”之说,人们习惯上称洛阳为十三朝古都。河洛地区在古代长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司马迁“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到北宋末年退出政治舞台,历时1500多年,先后有十三个正统王朝建都洛阳,建都时间之久位居各大古都之首。洛阳是“”概念的发源地,在这片山河拱戴、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先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颍,北跨黄河而至晋南、济源一带地区,源远流长、丰富厚重的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河洛文化。全球1亿客家人祖籍于此,70%的宗族大姓起源于此。

第一次迁徙的河洛移民发生在西晋与东晋交替时,八王之乱、永嘉之乱给洛阳和中原大地造成了极大灾难,“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京城洛阳地区已沦为战场,当时的皇亲国戚、达官士族为避战乱,纷纷带领家族被迫南迁,中原汉民离开洛阳、离开河洛故土,大规模南迁的高潮,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这些南迁的中原汉人,可以说是河洛人和客家人的先民,他们一直保持着中原汉人原有的血统和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河洛文化保持着血脉传承的关系,通常所说“客家人根在河洛”即指此意。关于此次南迁人数。《史纲要》说:到达长江流域的至少有70万人,另有20万人没有到达长江。聚居在今山东境内。《晋永嘉乱后之民族迁徒》一文称,从永嘉之乱到拓跋焘攻宋,北方人口南迁将近百万。为了安置这大批的南迁汉人,东晋时在长江-带设置了不少侨州、侨郡和侨县,如南徐州、南豫州等。侨人不入当地户籍,官吏均为北方士族。其后,唐朝的安史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使中原涂炭,河洛地区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原来的土著居民纷纷逃亡江南,“衣冠人物,萃与东南”。这是河洛地区历史上继西晋永嘉之乱后两次重大的人口迁移,也是河洛文化遭受的一次令人心酸的浩劫。黄河流域均有大批汉人南迁,“其中绝大多数是河洛人、中原人。”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客家文化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洛阳读书音”是客家人千年传承不变的语言。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共同使用的语言,又称“唐音”、“客方言”、“客话”或“客家话”。人们一般认为它是魏晋时流传下来的,经过南北朝的发展,最终在唐朝定型。古汉语研究专家认为,客家方言是魏晋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人们用客家话读古诗,很多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也会变得很押韵。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这不仅是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的表现,更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

从南方到中原二千多公里。追寻祖宗的足踪,老祖宗兜兜转转从中原来到南方落地生根,望眼过去已千年。由于河洛文化在闽、赣、粤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生根和传播,中原汉人南迁,抵达赣、闽、粤等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杂处最终形成相对的客家民系,并创造出一种与河洛文化相融共通又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赣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

今天,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区;国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在全国18个省份,散落众多的“洛阳名物”,具体包括78个洛阳村、10个洛阳乡(镇)、20座洛阳桥、45处白马寺、13条洛阳河(溪)、4座洛阳山、5座洛阳寺(庙、观),以及众多的洛阳门、洛阳楼、洛阳台、洛阳亭、洛阳阁、洛阳厝、洛阳湾、洛阳集、洛阳围、洛阳圩、洛阳洞、洛阳坝、洛阳关、洛阳街、洛阳道等等。这些“洛阳”,已悄无声息地存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很少被人关注。这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地名文化,更是河洛文化流布、传承的一大特色,洛阳的名字在史书上、在海内外华人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地名之一,这不能不说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

文章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lysfxyxb.cn/zonghexinwen/2021/0525/604.html



上一篇:驻多米尼加使馆落实“春苗行动” 推进侨胞接种
下一篇:河南省内师范类高校实力如何?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