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共工氏源流考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0 09: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共工氏源流考 龚义龙 摘要:共工氏是自太昊伏羲氏至炎帝、黄帝、尧、舜、禹时代显赫于中华民族历史舞台的氏族部落,以水德闻名于上古之世。本文考察了自伏羲至禹时代共工部落生息

共工氏源流考

龚义龙

摘要:共工氏是自太昊伏羲氏至炎帝、黄帝、尧、舜、禹时代显赫于中华民族历史舞台的氏族部落,以水德闻名于上古之世。本文考察了自伏羲至禹时代共工部落生息繁衍于古济水流域,其后裔以氏族名称部落为氏演变为龚、洪姓氏的历史。

关键词:共工氏济水流域龚姓洪姓

共工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氏族、落部之一,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以前,无论封建正史、还是民间传闻对共工氏存在不实之辞,甚至站在封建正统思想立场,贬抑共工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对社会所作贡献。本文搜集整理分析文献、考古成果,钩沉共工部落生息繁衍时代、发祥之地、共工氏与洪姓、龚姓的关系等史实。

传说时代的共工氏部族

共工氏在传说时代是一个强大的部落。虞舜、夏禹之后,从史籍中消失,难以寻觅共工部部落世系,直到西周之际才有"共伯和之国",春秋之际"郑叔段奔共"的史迹。在传说时代,共工氏与伏羲、颛顼、虞舜有着密切的联系。揆诸史籍,我们首先管窥这些传说时代氏族(人物)出现的时间坐标。

《中国五千年全史》以女娲、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黄帝、苍颉、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夏禹为时间线索,分述传说时代发生的重要社会进步。1

《史记》记载黄帝世系为:少典→黄帝→昌意、玄嚣→颛顼(高阳)、蟜极→穷蝉、帝喾(高辛)、祝融(吴回)→挚、帝尧(放勋),尧禅让帝位于舜。该志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瑞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

1胡寄尘:《中国五千年全史》,上海新华书局1923年版,第1-29页。1

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1直观表达虞舜世系为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虞舜(重华)。

《汉书》记载传说时代部落(或人物)出现顺序为:太昊氏(宓羲氏)→女娲氏→

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沌浑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亡怀氏→东扈氏→帝鸿氏→炎帝神农氏、悉诸→少典→列山氏→归藏氏→黄帝轩辕氏、蚩尤→仓颉→封钜→大填→大山稽→力牧→风后→鬼臾区→封胡→孔甲→岐伯→泠沦氏→少昊帝、金天氏→颛顼帝、高阳氏→老童→重黎→吴回→后土......→帝喾高辛氏、姜原、简逷......→祝融......→帝尧、共工、讙兜、三苗、鲧......→帝舜有虞氏......帝禹夏后氏。2

对与共工有密切联系的伏羲氏、颛顼(高阳)、虞舜(重华)生活的时间坐标了解之后,继而考察共工氏与伏羲氏、颛顼(高阳)、虞舜(重华)发生的联系。

《中国五千年全史》之"伏羲始作官制"曰:

伏羲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之瑞,乃始作官制。以龙名官,号曰龙师。命朱襄为飞龙氏,造书契;昊英为潜龙氏,造甲历;大庭为居龙氏,治屋户;浑沌为降龙氏,驱民害;阴康为土龙氏,治田里;栗陆为水龙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又命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于是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陆居北,赫胥居南,昆连居西,葛天居东;荫康居下,分理宇内。于是天下教化大洽,万事以理。3

据此,共工部落首领曾为伏羲时代的上相。后文将通过分析伏羲故里弄清楚伏羲居住地。

史载继伏羲而起的是炎帝神农氏,共工乃炎帝神农之子,谬也。《山海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4可能受此影响,《国语·周语下》韦昭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31页。

2(汉)班固撰:《汉书》卷89《循吏传59·龚遂》,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7-3641页。

3胡寄尘:《中国五千年全史》,上海新华书局1923年版,第8页。

4《山海经》卷18《海内经》,史东海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73页。2

注引贾侍中说亦云:"共工,炎帝之后,姜姓。"1有人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共工乃炎帝之后"的说法,是由于对"生"字误解所致。"生"不仅有诞生、生育之意,亦可作"分化"解。正确的理解应为早期共工的后裔或一支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与炎帝部落联盟,但后又分化出去。后世以讹传讹,变成共工为炎帝之后。2从《汉书》之"古今人表"亦可看到,共工部落迟于伏羲氏(太昊氏),而早于炎帝部落煊赫于历史舞台。炎帝部落为姜姓,以火德治天下。"炎帝神农氏者,少典氏之子也。少典氏娶于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焉,长曰石年,即神农也。育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以火德代伏羲氏而治天下,故曰炎帝,都于陈,后迁于曲阜"。3而共工部落以治水名闻天下,有水德。《国语》:"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4注:"共工氏,伯者,在羲、农之间有域也。"5上古时代,共工氏执掌九州,共工部落之子后土能够平治九州水土,因此把他作为土地神来祭祀。《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晏。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官名,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面水名。大皞(作者按:亦作昊,下同。)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6杜预注曰:"共工,以诸侯霸有九州者,在神农前,大皞后,亦受水瑞,水官名。"7总之,共工氏与炎帝神农氏是分属于不同的部落的,共工氏所处时间"乃处在伏羲、神农之间",炎帝以羊、牛为图腾,而共工族以龙蛇为图腾。8共工氏早于炎帝煊赫于历史舞台。9有些《龚氏族谱》将族源嫁接于商族世系,亦非是。但是,从河南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可以看到,商族与共工部落发祥之地相近,两个部族在很长时间里互相影响是合理的想像。

继炎帝神农氏而起的是黄帝轩辕氏。史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10那么,黄帝轩辕氏生活年代较太昊帝伏羲氏、炎帝神农氏晚是明摆着的。

黄帝轩辕氏及其孙颛顼、曾孙帝喾高辛与共工部族发生战争。争战的原因是

1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3页。

2张启成、章原:《共工的历史演变及其评价》,《贵州文史丛刊》。

3胡寄尘:《中国五千年全史》,上海新华书局1923年版,第9页。

4《国语》,陈桐生译注,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71页。

5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5页。

6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83页。

7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083页。

8谭德兴:《试论共工神话传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9牛红广:《共工氏地望考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0(汉)司马迁撰:《史记》卷20《古今人表第八》,(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863-881页。

?3

争夺盐等资源的控制权。山西潞州是传统的产盐之区,古称"潞盐"。"盐池,在(解)县东十里。女盐池,在(解)县西北三里。东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盐味少苦,不及县东大池盐。俗言此池亢旱,盐即凝结;如逢霖雨,盐则不生。今大池与安邑县池总谓之雨池,官置使以领之,每岁收利纳一百六十万贯。"1争夺盐源控制权不仅是共工部族与黄帝部族争战的根源,也是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争战的根源。

争战之中,共工部族受到重创(蚩尤部落联盟首领亦如此)。《论衡·顺鼓篇》:"传又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维绝。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淮南子·兵略训》:"颛顼常与共工争矣。......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原道训》:"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把。"史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2有人认为,共工与黄帝之战的战场一为莒县之阪泉;二为鲁地之涿鹿,在今山东邹城市或济宁一带;三为济南华山(不周山)脚下;四为在莱芜一带"振滔洪水"以淹空桑之地。3这些古战场地理位置,超不出古济水流域范围。也就是,征战发生之地,在共工部落发祥之地。

长期争战之后,战胜一方占据了共工部落居住之地。原本生息于洛水、渭水流域的黄帝部族、炎帝部族及其后裔祝融、颛顼、帝喾成为古济水流域的主人。《元和郡县志》:"郑州,荥阳。《禹贡》豫州之域。春秋时为郑国。本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周宣王母弟及为周司徒,食采于郑,是为郑桓公"。4"颛顼陵,在(顿丘)县西北三十五里。帝喾陵,在县北三十里。卫康叔墓,在县东北

1《元和郡县志》卷第十二《河东道·河中府》。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40《楚世家第十》,(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1689页。

3景以恩:《共工氏考》,《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

4《元和郡县志》卷第八《河南道四-郑滑节度使滑州郑州陈许节度使许州陈州滑州》。

?4

九十里。"1黄帝轩辕氏五传而至帝尧(放勋)进一步抑制共工部族,其理由是唐尧厌恶

共工"穷奇"(说话太直,爱钻牛角尖,傲慢),虽有功,但冒似不太恭顺。尧与四岳九牧议事,有一段话提及共工氏的性格。"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2《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详哉,孰以天下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于是天下莫敢言无传天下于舜。"

黄帝九传而至于虞舜。既然共工曾阻挠唐尧禅位于虞舜,称舜为"匹夫",那么虞舜即位之后,找个理由将共工流放到极边之地就在所难免了,理由是共工"淫辟",治水无功。

史载"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辠而天下咸服。"3幽陵,《尚书》及《大戴礼》皆作"幽州",《括地志》云:"故龚城在檀州燕乐县界。故老传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古燕乐城在今河北密云县东北。《元和郡县志》:"羽山,在(海州朐山)县西北一百里。《书》曰'殛鲧于羽山',即此也。羽山,在(临沂)县东南一百一十里。与海州朐山县分界。"4

幽陵、崇山、三危、羽山大概是虞舜时代疆域北、东、西、南四至了,当时属极边之地。共工部族亦有流放到西北三危之地者。《神异经》云:"西北荒有人焉,人面,朱髴,蛇身,人手足,而食五谷禽兽,顽愚,名曰共工。"5

自伏羲至轩辕(黄帝)经历了多少年,不得而知。自轩辕(黄帝)至于虞舜

1《元和郡县志》卷第十六《河北道·怀州魏州相州博州卫州贝州澶州怀州》。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20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28页。

4《元和郡县志》卷第十一《河南道七·曹州濮州密州海州沂州莱州淄州登州曹州》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29页。

?5

(重华)历经9世,承袭帝位凡385年。据史载,轩辕"在位百年而崩,年百一十一岁";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帝喾(高辛)"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唐尧"在位凡九十八年";虞舜"贱帝位三十九年"。1那么,自黄帝出生至虞舜去逝,其间经历了400年左右。进而言之,自伏羲至虞舜大约500年的时间里,共工部落都是很显赫的。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将共工部落首领称为共工一世、共工二世、共工三世......共工二十五世......,等等。500余年间,大约经历了二十余代。有人指出,"共工氏应该是一个势力相当强大的族群"。2"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存续时间较长,且最具顽强斗争精神的氏族部落。从伏羲女娲时代开始,直到大禹时期,这个部落与三皇五帝相始终"。3"共工"在上古时代既代表共工部族的首领,也代表共工部族。部族的首领虽死,但该部族未亡,所以称号一直延续,可能长达几百年。4这些看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担任伏羲上相的共工是共工部族的祖先,与轩辕氏(黄帝)之孙颛顼、曾孙帝喾(高辛)争战的共工是共工部族之苗裔。

但是,共工部落与颛顼、帝喾(高辛)之间的争战,却是被封建正统思想歪曲了。众所周知,《史记》成书的西汉,正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得到封建王朝大力提倡,封建正统思想开始形成时期。所以,《史记》"本纪"只记载封建正统王朝,世系也只记载皇室。"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5因为共工的争战者都是后世所推崇的,共工的形象被扭曲丑化,有关事迹逐渐混淆,共工"恶神"的黑锅一直背了两千年。6正史对共工等部落的记载不乏曲笔。例如,言共工氏,世称"穷奇"。《集解》服虔曰:"谓共工氏也。其行穷而好奇。"《正义》谓:共工"言毁败信行,恶其忠直,有恶言语,高粉饰之,故谓之'穷奇'。"7

今人释读正史,当然是以与封建史学完全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为指导,我们终于可以廓清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共工氏的历史面貌,给共工氏一个公正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11、13、15、22、44页。

2周书灿、毛长立:《共工氏流徙的考古学考察》,《文物春秋》2008年第2期。

3李乔:《共工氏后裔及其姓氏》,《新乡日报》2019年3月29日,第003版。

4谭德兴:《试论共工神话传说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5(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45页。

6张启成、章原:《共工的历史演变及其评价》,《贵州文史丛刊》。

7(汉)司马迁撰:《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37页。

?6

的评价。共工真正意义上的翻案发生在建国以后。共工猛一下翻了身,成了光辉的英

雄人物。他那恼羞成怒的一撞,也奏响了反抗压迫的最强音。毛泽东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有"不周山下红旗乱"句,按语中说:"共工没有死,共工是胜利的英雄。"郭沫若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共工那种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的确没有死。"湖南师院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写道:"它通过共的形象,表现了人民敢于造反,敢于斗争和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也强调了共工的革命性,把共工称作"改变天地日月星辰的英雄"。袁珂先生在《古代神话选择》中也认为:"从革命者的眼光看来,共工的这一行动就是具有大魄力的英雄行动。

共工部族发祥之地

有关共工部族的发祥之地,有多种说法。如王震中认为"包括辉县在内的许多'共'地,可能全是当年共工部落活动之处,但其活动的中心区域,既不在辉县,也不是'太行山东麓一线',而应在上古'九州'雏型的'九土'、'九山'境内;开始在渭河上游一带,后来发展到豫西、嵩山周围。"这可以称之为"渭河--嵩山说"。景以恩认为,"共工之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这可称之为"齐鲁说"。王青认为"共工与鲧的事迹实际上只是同一史实的分化",进而认为"以鲧为首的部落在共地(今芮城县)用堵的方法防止洪水的入侵,使得黄河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此说可称之为"晋南说"。牛红广则认为,"共工氏源于河洛地区,并长期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共山,共水、共谷等地,这些以共命名的古地皆在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正好处于河洛腹地的黄河两岸。因此,共工氏的中心活动区域应定义在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其它共工氏的聚居地是该部族的迁居地或扩展地。"此则可称之为"河洛说"。1邹衡指出,"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地区是太行山东麓一线,即南起河南辉县,北至河北北部长城以内和山西境内"。2周书灿、毛长立认为,邹衡的观点证据

1张新斌:《共工氏与中华洪姓始祖与祖地探源》,《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2邹衡:《关于夏商时期北方地区诸邻境文化的初步探讨》,载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08年,第283-284页。

?7

较为充分,结论自然更为可靠。1近些年来,学术界取"共伯和之国"和"郑叔段奔共"之史实,将共工部落

发祥之地锁定在以今河南辉县为核心的广大地区。其理由:一是辉县在历史上有共国、共邑、共县、共城县、共州等多种称谓。《史记·周

本纪》有"共和执政"之说。"索隐"云:"若《汲冢纪年》则云:'共伯和干王位'。共音恭。共,国;伯爵;和,其名;干,纂也。言共伯摄王政,故云'干王位'。"辉县在东周时为共,《史记·魏世家》:"通韩上党于共、宁。"宁在今河南修武,辉则名共,汉代以后设共城县。《元和郡县图志》:卫州有共县,"本周共伯国,厉王无道,流崩于彘,共伯奉王子靖立为宣王,共伯复归于国。汉以为县,属河内郡。晋属汲郡,高齐省,隋开皇四年加城字,于此设共城县,属卫州,皇朝因之。"这说明,先秦时这里为共国、共邑;汉代以来为共县,隋代开始称之为共城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九:辉县"隋复置共城县,属怀州;唐武德初置共州,四年州废,以县属殷州,贞观初属卫州。宋因之,金大定中徙卫州治此,以避河患,旋复旧,改县曰河平,又改曰苏门,贞佑中又置辉县于此,元省苏门入州,明朝改州为县。"所以,辉县名"辉"的时间在金贞佑年间,明朝时才称之为辉县,在此之前有共国、共邑、共县、共城县、共州等多种称谓,但都离不开共字。如果从西周开始计算,至少有二千年以共为名的历史,如果以共工氏算起,则时间更长。

二是辉县孟庄考古遗址在龙山文化末期曾初洪水冲毁,人群随之消失;直到二里头文化二期阶段才有人居。在辉县孟庄发现了"三叠城",并被列入年度重大考古新发现。发掘者袁广阔认为,"徐旭生不仅认为这里是共和之故国,而且还是中国氏族社会末期共工氏族所居之地。考古资料表明孟庄龙山城址内发现有洪水遗迹,且西城墙是被龙山末期的洪水冲毁的。孟庄龙山时期的人群自此以后也全部消失了,到了若干年后的二里头二期阶段,该遗址才重新有人居住。这说明氏族社会末期,太行山南麓的辉县一带曾发生过大洪水"。辉县至今还保留有"共古城",清乾隆《辉县志》卷之三:"古迹"有"共古城,在今县城外,即共伯旧城,周围十里许,四门遗迹尚存。"《辉县市志》也收录有共国故城与共州故城。共国故城,为共和故国,在共县城外,周长约5公里。共州故城,即旧县城,在共伯旧城前中部,周长2.08公里,为唐宋元明清的辉县治所在。

1周书灿、毛长立:《共工氏流徙的考古学考察》,《文物春秋》2008年第2期。8

三是学术权威认为共工部族旧地在今河南辉县。徐旭生认为洪水发生地,应

在黄河的大转折之处,洪水就是共水,共水也即《禹贡》中的洚水,出自"共北

山",共之北山就是苏门山。他说,"共县本为共工氏旧地,商周间又有共头的

名,似乎共的名字来源古,并不成问题"。从共工氏与颛顼的关系来看,共工氏

居地在今辉县一带。1李学勤也认为共工与颛顼的关系非常关键,"共工氏无法

有效治水,水患增加,受到殃及的首先是颛顼之地"。该书也认为共工氏居地共,

在今河南辉县。2邹衡认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是太行山东麓一线,即南起河

南辉县,北至河北北部长城以内和山西境内,其次是鲁西地区,更远则到了豫西

及陇东,最难已抵长江。我们已经知道,除了僻远的豫西、陇东和长江流域以及

黄河以东的鲁西地区之外,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地区几乎都是河北龙山文化的分布

范围。从其所属年代来说,共工氏和河北龙山文化也是大体相当的(夏和夏以

前)。因此,共工氏所留下来的遗迹,应该是包括在河北龙山文化之内的,甚至

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有可能是一回事"。河北龙山文化与共工氏文化相合,沿

太行山东麓一带是共工氏的主要活动区,辉县更是这个活动区中最重要的点。3

学界普遍认为,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至少是龙山晚期,在文献上相当于尧舜禹时期。中原龙山文化系统当为以尧、舜、禹部族为主体的炎黄华夏集团的遗存,山东龙山文化系统当为以蚩尤、太昊、少昊部落为主体的两昊东夷集团的遗存。共工氏则恰恰是处在两大集团挤压中又为黄河水患所迫的一个曾经十分强大的族群,从大的集团归属上,属于炎黄华夏集团。龙山时代晚期的后岗二期文化最有可能是尧舜禹时代共工氏的遗存。4

对于共工部族发祥之地的学术争论,可谓诸说杂陈,各有理由,其中不乏真知灼见。那么,我们如何从中取舍?

上文有言,舜流共工于幽州,檀州燕乐县界有龚城。显然,幽州不是共工部族发祥之地,而是流放之地。那么,共工部族的发祥之地究竟在哪里?

正史中很难直接看到记载共工部落生息繁衍地域,"共伯之国"和"郑叔段奔共"成为寻找共工部族发祥之地的最直接材料。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4夏保国:《"流共工于幽州"的考古学释读--以夏家店下层文化源自后岗二期文化为证》,《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9

《史记》:"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正义》注:"共音巨用反"。"鲁连子云:卫州共城县本周共伯之国也。共伯名和,好行仁义,诸侯贤之。周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共伯使诸侯奉王子靖为宣王,而共伯复归国于卫也。"《世家》云:"厘侯十三年,周厉王出奔于彘,共和行政焉。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厘侯卒,太子共伯余立为君。共伯弟和袭攻共伯于墓上,共伯入厘侯羡自杀,卫人因葬厘侯旁,谥曰共伯,而立和为卫侯,是为武公。"1共和行政发生时间大约在公元前841年前后。这段历史,将卫州共城县与共伯和联系起来。

郑叔段与共县有联系。史载,"(郑)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曰武姜。生太子寤生,生之难,及生,夫人弗爱。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爱之。二十七年,武公疾。夫人请公,欲立段为太子,公弗听。是岁,武公卒,寤生立,是为庄公。庄公元年,封弟段于京,号太叔。祭仲曰:'京大于国,非所以封庶也。'庄公曰:'武姜欲之,我弗敢夺也。'段至京,缮治甲兵,与其母武姜谋袭郑。二十二年,段果袭郑,武姜为内应。庄公发兵伐段,段走。伐京,京人畔段,段出走鄢。鄢溃,段出奔共。"《集解》:贾逵曰:"共,国名也。"杜预曰:"今汲郡共县也。"《正义》按:"今卫州共城县是也。"2汲郡,在今河南卫辉市西南。大业至唐天宝、至德时,曾改卫州为汲郡。段出奔共地,又称"共叔段"。共,本为国名,在河南辉县。(卫州)共城县,上。二。东南至州六十二里。本周共伯国,厉王无道,流崩于彘,共伯奉王子靖立为宣王,共伯复归于国。汉以为县,属河内郡。晋属汲郡。高齐省。隋开皇四年加"城"字,于此置共城县,属卫州。皇朝因之。3

据此,共伯和、郑叔段是与共国、共地发生联系的两个人。那么,共国是共伯和,还是郑叔段所立?有一种说法,认为共国为共工氏后裔所建。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共氏,亦作恭。商末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何光岳也认为殷商共国的族属,是共工氏后裔。王雷生也认为共国是共工氏后裔所建,"殷周共伯国之'共',金文即书作'龚',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4《周本纪第四》,(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144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42《郑世家第十二》,(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7月版,第1759-1760页。

3《元和郡县志》卷第十六《河北道·怀州魏州相州博州卫州贝州澶州怀州》。10

作双手捧龙之状,正是上古共工氏崇拜龙蛇的象征,则此位于九州腹心地带古共工氏之域的,并以共工氏图腾文字作为国名的殷周共伯国,必为共工氏所建无疑。"前文有言,研究者根据辉县孟庄考古遗址发掘成果来加强辉县即是共工部族发祥的核心地带之一。

应该说,辉县曾经是共工部族发祥地的一部分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共工部族活动范围远大于这一地域。我们再将目光放远一点,范围放大一点,就可以发现古济水不仅将共国、共县联系起来,还将共山、共头山、共北山、共首山联系起来。

《山海经·海内东经》:"济水出共山南东丘,绝钜鹿泽,注渤海,入齐琅槐东北"。1

《元和郡县志》:"济源县,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古轵邑,属魏。秦昭

王时,伐魏职轵。汉文帝时,封薄昭为轵侯,属河内郡。隋开皇十六年,分轵县

置济源县,属怀州,以济水所出,因名。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2"济水,

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

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山海经》:'王屋之山,济

水联出焉。'郭璞云:'济联,济允水之源。'《尚书禹贡》:'导济允水,东流

为济,入于河,溢为荥。'孔安国注云:'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

并流数里溢为荥泽。'《汉书》:'道济允水,东流为騞,入于河,轶为荥,东出

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3"颜师古云:'济

允水流而为济。截河,又为荥泽。陶泽,在济阴定陶西南。荷即荷泽。过荷泽,

又与汶水会,北折而东入于海也。'按:济允水出今王屋县王屋山,东流至济源

县而名济水。荥泽在今郑州荥泽县。定陶,今曹州济阴县也。荷泽在今兖州鱼台

县。汶水出今兖州莱芜县。然济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复截河南过,今东平、

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荷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

盖因旧名,非本济水也。而《水经》是和帝以后所撰,乃言济水南过荥泽至于乘

氏等县,一依《禹贡》旧道,斯不详之甚也,郦道元又从而注之,尤为纰缪矣。"4

1《山海经》卷13《海内东经》,史东海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0-381页。2《元和郡县志》卷第五《河南道-河南府,洛州,东都》

3《元和郡县志》卷第五《河南道-河南府,洛州,东都》

4《元和郡县志》卷第五《河南道-河南府,洛州,东都》

?11

据此,古济水发源于王屋县王屋山,东流至济源县得名济水,经唐代荥泽县、

济阴县、鱼台县、兖州莱芜县、东平、郓城、济南、淄川、北海等地,流入大海。

其间,汇入泗水。《元和郡县志》:"菏水,即济水也,一名五丈沟,西自金乡

县界流入,去县十里,又东南流合泗水。泗水东北自任城县界流入,经县东与菏

水合,又东流入徐州沛县界。"1"济水,北去(博昌)县百步,又东北流入海。"2

弄清济水、汶水、泗水的关系(汶水、泗水乃济水支流),就好理解共工部落与伏羲部落的关系了。伏羲时代,共工任上相。通过共工部落生息繁衍的济水流域与伏羲故里汶泗流域在地域上的相近性得以理解。

《元和郡县志》:"《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属宋,即鲁附庸须句(音劬)。国,太昊之后,风姓。"3"州理故须句城,《左传》:'任、宿、须句、颛臾,皆风姓也。'注曰:'须句虽别国,而削弱不能自通,为鲁私属,若颛臾之比也。'"4"女娲陵,在县东南三十九里。"5"古少昊氏之墟,《禹贡》青州之地。"6"蚩尤墓,在县东北九里。今山阳钜野县,有蚩尤肩髀冢。按黄帝杀蚩尤于汲鹿之野,身体异处,故别葬焉。"7"陈州,州理城,楚襄王所筑,即古陈国城也。包羲氏、神农氏并都于此。及楚顷襄王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陈,卒为秦所灭。"8

傅道津《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东!且看十一条证据》一文以大量考古成果证明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难得的材料,故全文摘录。

(一)从大汶口遗址象牙梳八卦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八卦是伏羲最重要的身份标志,无八卦便不成其为伏羲。在5500年前的大汶口遗址26号墓中出土一把透雕象牙梳,梳上"S"图案是由11组乾卦组成的太极图,再由2组坤卦填在两个缺口处组成"8"字,这是太极图的另一样式。"S"形内的"-|"(上)与"|-"(下)就是阴阳鱼的鱼眼祖形。全图表达了天地、乾坤、阴阳的上下变化,从而构成了太极阴阳八卦图。诸多学者均认为这

1《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2《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3《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4《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5《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6《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7《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8《元和郡县志》卷第八《河南道四-郑滑节度使滑州郑州陈许节度使许州陈州滑州》。

?12

就是我国最早的八卦。此后直到宋的4000多年间,再无第二幅像这样具备了太极图和八卦图全部基本元素的图案。此梳时代与伏羲时代相当,也与五千多年的中农化文明时间相符。

那么墓主是伏羲吗?让事实来证明。此墓是同期最大的墓,表明墓主生前身份应是墓地氏族的酋长。韩建业《大汶口墓地分析》一文中说:"M26的墓主生前可能不仅是北一区所代表的家族的权力拥有者,而且可能是整个氏族甚至更高的社会组织的首领。"严文明《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张忠培《仰韶时代》一文的观点与此略同。这就清楚地说明,这个持有我国最早象牙梳八卦法器的26号墓的墓主除了伏羲还能是谁呢?

(二)从伏羲与女娲遭遇大洪水及繁衍人类传说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在伏羲传说里,大洪水传说是其标志性故事。伏羲女娲所经的"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显然就是那场著名的湮灭人类的世界性大洪水。从而留下了女娲再造人类的传说。从大洪水的世界性灾难后果看,主要是近海而非内陆。由此可知,伏羲故里应在傍海的山东而非内陆的天水、淮阳等地的所谓伏羲故里。

(三)从泰山封禅和泰皇、泰帝、春皇、木皇等称谓以及魂归泰山习俗,看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

伏羲与泰山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泰山的伏羲,不是真伏羲;没有伏羲的泰山,也没有"五岳独尊"的崇高地位。

《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禅泰山禅梁父者七十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禅泰山,禅云云;伏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泰山只有一座,各族自有本族所祭祀的神山,绝不会祭祀异族的神山,只有出自汶泗流域、出自太昊族、出自大汶口人的伏羲,才会有封禅泰山之举。这是识别伏羲故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此外,泰皇、泰帝、春皇、木皇等称谓均与泰山及方位有关。伏羲居泰山,故有泰皇、泰帝之称。伏羲居东,故有春皇、木皇之称。由此可知伏羲不会出自既没有泰山又不在东方的其他地方。

还有,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魏书》:乌丸之俗,以死者神灵归乎赤山,如中国人以死者之魂归泰山也。殆其为说,振古已然,《魏书》但述当时华俗尔。今山东各地,皆言人死魂归泰山,或言泰安,泰安即泰山所在。询之

他省,亦往往如此......《魏书》所言乌丸之俗,魂归赤山者,亦以赤山为其族先宗土,用意与吾国正同,从可征矣。故凡吾国反葬之俗,泰山魂归之说,皆由羲、农原是民族数千万年递传而来,具有深徵之用意。"几千年来形成的华人魂归泰山习俗,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之根在泰山一带,也证明了"人祖"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四)从伏羲与太昊的关系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亦称太昊氏或太昊伏羲氏。实际上,太昊是整个东夷族团的首领,伏羲族只是太昊族团的一支。因二者同属一族,故太昊、伏羲均为风姓。王大有在《上古中华文明》中曾正确地指出了二者的这种关系:"伏羲是太昊之子,传太昊之制,因称为'太昊伏羲',确切地说应理解为'太昊氏的伏羲'。"这是十分有见地的。此外,大汶口遗址75号墓的陶背壶上有文字"昊",证明此处墓地是太昊族墓地。这是太昊伏羲氏这一称号来由的证据。除山东外的他处伏羲故里绝非太昊居地,也以"太昊伏羲氏"称之,岂非有掠美之嫌?

(五)从雷泽、成纪、仇夷、华胥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此条虽非汶泗流域独有,但汶泗流域有华胥山,山下有华渚,汉时设华县,还有伏羲之歌"扶徕"的扶梨山,以及成纪、雷泽、仇夷等,众多伏羲文化痕迹较他处更多更全,其证明力自然更强些,伏羲出自汶泗流域的证据更充足些。

(六)从伏羲、女娲的庙、陵和传说以及汉画像石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女娲庙虽然各地都有,但真正伏羲故里的后人祭祖必多且盛。这在汶泗流域体现得较之他处更为明显。

1、泰山有伏羲庙三处:两处在岱宗坊北,另一处在斗母宫北。

2、邹城市郭里镇有伏羲庙。《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须句、颛顼,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左传》记载:"周时须句风姓,司太昊有济之祀。邾灭须句,则太昊庙在此久矣。"此庙之"久"不仅在山东最早,也是我国最早的伏羲庙。

邹城羲皇庙遗址的石龟

3、微山县两城乡刘庄村西有伏羲庙。汉《魏书·地形志》:"高平,二汉属山阳......有洸水、千秋城、胡陆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此庙独特之处是陵上建庙,为我国庙宇建筑史所绝无仅有。

4、滕州与邹城交界处有染山伏羲庙。石碑上书"唐朝二次尉迟敬德监工"

字样。可见建庙历史久远。5、嘉祥县长直集有伏羲庙。明代万历年间的《重修伏羲圣祖记》石碑证明

此庙的初建时间在明万历年以前。6、泗水县有伏羲庙。庙碑有"重建伏羲碑记"字样,落款有"元"字,可

见元代时此庙曾重建。7、曲阜城内有伏羲庙。清修《阙里志》云:"伏羲庙在曲阜城内东北隅,

今为三皇庙。8、巨野县董官屯镇的巨龙河有伏羲庙。年代不详,也称人祖庙。以上伏羲庙计10处,其又早又多的特点为各地伏羲故里所无。充分显示了

真正伏羲后裔对先祖的浓厚尊崇情意。

(七)有关伏羲、女娲的传说。伏羲女娲在汶泗流域的陵庙多,流传关于伏羲与女娲的传说也多,尤其是凫

山一带,仅关于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的传说就有三个版本。这些传说均与凫山上一个叫老磨台的地方有关。老磨台遗址在伏羲陵西南方,沿龙潭水库岸边南的一个黄土平台就是老磨台,也叫滚磨台,今仍可见。此外,《巨野县志》也载有巨野县葫芦河的一则伏羲女娲的创世传说。他处伏羲故里可能也有伏羲女娲的传说,但也只有一个版本。汶泗流域的多版本也与多庙宇同样,表明了这里才最有可能是传说的源头产生地。

(八)祭祀伏羲的济宁凤凰台。

《济宁县志》:"凤凰台距城八里,周一百四步,台二层,上层高三四丈,下层二丈奇,上锐下宽"。国家文物局对凤凰台进行的考古发掘发现大量陶簋残片。簋是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礼器,故考古专家确定此处为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坛。祭祀谁?《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济宁古为任国,显然祭祀的是先祖太皞,也即伏羲。据查,全国称作伏羲台的地方有多处,济宁的风皇台为最早。

(九)有关伏羲女娲的汉画像石。

我国汉画像石以山东的遗存最为丰富多彩,而山东汉画像石遗存尤以滕州市为最。杭州师范大学汉画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江继甚指出:伏羲女娲画像在济宁反复出现且数量之多,内容之广,从目前出土发表的同体裁中为全国同类画像所罕见,且数量占了全国同体裁的绝大多数。王献唐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有很好

的总结云:"今邹县、凫山、染山均有伏羲庙,鱼台、寨里有伏羲陵,陵南有伏羲画石,其他鲁南各地,如嘉祥、滕县及兰山各处,有伏羲、女娲画石,作蛇身形状者亦伙。而山陵古迹,父老传闻,时有羲、娲旧事,正以地为羲族旧壤,崇祀仰镜迄今不替,非无因而然也。"不错,"非无因而然也",如果不是"地为羲族旧壤",还能有别的什么解释呢?

(十)从伏羲的诸多发明创造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伏羲创造发明甚多。1、伏羲制砭。《路史》:"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伏羲所用砭石非一

般石料,而是出自泗水河的泗滨浮石。据《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载:"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这里所说的东方即山东的泗滨浮石,又称泗滨砭石。此石他处没有。

2、伏羲作网。《汉书》:"伏羲作网罟,以田渔,取牺牲。"《古史考》:"伏羲氏作网。"汶泗流域水多鱼也多,发明网罟以捕鱼是伏羲居于汶泗流域而不是水少的他处伏羲故里的又一证。

3、伏羲始制嫁娶。《古史考》:"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嫁娶制在葬俗上是以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为标志。其出现时间和地点已有定论。在我国各类历史教科书中,均以大汶口遗址为例来说明。在大汶口墓地有男女合葬墓8座中有7座均属早期,即5500年前。故这也成为我们认定伏羲故里在汶泗流域的有分量的证据。

4、伏羲始作歌扶徕。《通典·乐一》:"伏羲乐曰《扶来》,亦曰《立本》。"王献唐先生在《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对伏羲作歌扶徕考其出自泗水:"扶徕歌即凤来之颂,乃神农之扶犁也。扶风来离音相同尔,是知神农因太昊之乐。"

(十一)从伏羲始治天下看伏羲出自汶泗流域

有关"百王先"的伏羲始治天下的史料很多。《史记·封禅书》:"闻昔泰帝兴,神鼎一。"既然王天下,必有治绩。那么,伏羲治下的汶泗流域治绩如何?考古资料显示,自5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中期开始就迅速崛起并领先全国已有公论,大汶口文化遗址10号大墓中的随葬品竟达史前罕见的180多件,足证其富裕。其他伏羲故里如果没有考古资料的支持以示伏羲治绩,怕很难称伏羲故里吧。

以上十一条证据基本包含了伏羲的主要经历、重大事件和主要发明创造,形

成了证明力极强的证据链条,而这是任何他处如天水、淮阳等地的伏羲故里所没有的。因此,真正的伏羲故里只可能在汶泗流域,这里才是伏羲一族的老家。其他各地的伏羲以及伏羲故里,不过是族支不断迁徙而流布各地罢了。1而与生息于汶泗流域的伏羲有深刻联系的共工氏活动的核心地区正是在古济水流域中上游。有人认为,"太行山前地区是共工氏活动的核心地区"2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带正是济水发源之地。也有人认为,共工氏源于山东东部的莒县之阪泉与昌乐县之古营丘一带,后又沿古济水播迁于济南、章丘、莱芜一带。3可以断定,《山海经》中的共山、共水、共谷分别位于今河南新安、济源和山西芮城一带,这一区域即豫西和晋南之间的黄河两岸应该是共工氏部落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中心,而其它以"共"为名的地方是共工氏及其后裔的迁居地或扩展地。4这些说法,仍然说明共工部落是生息繁衍于古济水流域的。后文将看到,龚姓正是在共工部族聚居之地得姓,然后播迁中国乃至世界。

龚姓源流

前述,轩辕氏(黄帝)及其孙颛顼、曾孙帝喾(高辛)与共工发生战争,共工氏受到重创,"宗族残灭","继嗣绝把",但是并没有斩尽杀绝,"诛之而不尽"。春秋战国之际,共工部族后裔重新在其祖先生息繁衍的土壤上兴起。龚氏族称出现。

龚氏为共工部落主要支系之一,根据文献记载,龚氏得姓应始于春秋之际。

《钦定四库全书·万姓统纂》:"龚,武陵羽音,晋大夫龚坚之后。"《古今图书集成》:"龚坚,春秋时人,晋大夫。按郑樵《通志》:晋大夫龚坚。"龚坚成为有文字可考的龚姓第一人。后文可以看到,春秋战国之际,巴蜀地区已经出现了称为"板楯蛮"巴人的一个古老姓氏--龚姓。这个支系是在共工发祥之地得姓后迁徙到巴蜀地区的,是先得姓,后迁巴蜀,而不是先迁巴蜀,后得龚姓。这样,困扰史学界的一些问题--巴人起源、巴人迁徙巴蜀的时间、共工部落活动地望、伏羲氏族活动地望--就好理解了。

春秋时晋国大夫龚坚登上历史舞台,表明在古共工部落发祥之地,共工后裔

1傅道津:《伏羲故里真相:不在天水、淮南,而在山东!且看十一条证据》,《浩然文史》2018年12月13日。

2李乔:《共工氏后裔及其姓氏》,《新乡日报》2019年3月29日,第003版。

4牛红广:《共工氏地望考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7

经过千余年沉寂后重新崛起,并改称龚姓。前文已揭,共工部落活动地域在济水流域。共伯和的封国卫州共城县(辉县)也好,郑叔段奔共的卫州共城县也罢;晋国大夫龚坚也好,兖州之龚丘县也罢,都在济水流域。

古龚丘城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春秋战国之际龚姓族众在此地得姓并生息繁衍的历史。龚丘城遗址位于山东省宁阳乡饮乡沈家屯村东,世称"半城",为战国至汉遗址。原系北齐文宣帝移平原县于汉宁阳城北8.5公里,隋朝因平原县城东南10公里有古龚丘城,遂改平原县为龚丘县。《路史·国名纪乙》:"舒龚,兖(州)之龚丘,东南二十(里)有古龚丘城。"隋于此置龚丘县,即今山东宁阳县。龚丘正与古郐国相邻,或与徐人于周初同迁至淮南。《左传》:"龚人于商末东迁龚丘。"都说的是此地。故城垣隐约可见,有东西长100余米,宽34米,高约6米的夯土台耸立于地面。黄褐土夯筑,夯层34厘米,夯窝径4厘米。夯土台南和城东北部有丰富的汉代砖瓦残片。城西南约百米的土岗上为墓葬区,出土有汉画像石、铜镜、铁剑、陶鼎、陶壶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丘故城,在(徐州滕)县西南十五里。夏侯婴初为滕令,故号滕公。按此时高祖未立属县,故滕为秦县。至武帝改为公丘县,属沛国。1龚丘县,中。南至(兖)州五十里。本汉宁阳县之地,属泰山郡,后汉改属东平国。高齐文宣帝移置平原县于汉宁阳县城北十七里,今县理也。隋以此县与德州平原县同,以县东南二十里有龚丘城,遂改为龚丘县,属兖州。2

既然龚姓得名在济水流域,那么,流放到幽陵的共工支系何以能够与济水流域的龚姓统一姓氏?考古学成果表明,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通过海路、陆路对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产生影响。而陆路传播路径以太行山西路证据最为确凿,海路则是取道黄河河道达入海口。

山东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的影响和传播恐怕主要是通过渤海海路进行的;而中原龙山文化究竟通过哪条路径实现远距离传播,现在还显得证据不足。不过,晚于后岗二期文化的二里头文化向已经在辽西生根成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的传播途径则可能为太行山东西两麓,其中尤以太行山西麓路径证据确凿。但这两条路径显然过于漫长,沿途土著文化必然成为一种文化传播和族群迁徙上的阻碍。有学者在研究二里头文化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时已经涉及到这一问题,

1《元和郡县志》卷第九《河南道五·徐泗节度使徐州宿州泗州濠州蔡州节度使蔡州申州光州徐州》2《元和郡县志》卷第十《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

?18

认为二里头文化可能是经晋西南、过太原一带、沿着太行山西侧通道进入北方草原地区的,进而再传播到夏家店下层文化。1还有的学者明确认为二里头文化自太行山以西的晋南通过晋中地区之后继续向北传播,在壶流河流域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相接触,进而向东北进入到辽西地区。2这无疑对寻找后岗二期文化的迁徙途径具有启示意义。但是,我们认为,后岗二期文化的迁徙或许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可循,即顺着古黄河河道北上,抵达京津地区的黄河入海口并以其为重要跳板。这条路线,远比绕道晋西北乃至内蒙古等地区来得直接,并且这条路线正处在东西两大文化系统相犬牙交错的夹缝中,古黄河河道虽然漫滥不已,但是它们也因此而具有水陆两种交通的便捷的特点。可惜的是正由于为黄河故道,今天在这一区域中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较之其它区域也就不多见。3

这表明,包括幽州在内的辽西地区与济水流域的交流自始至终存在,那么,流放幽州的共工支系与济水流域的共工支系始终存在联络是合理的想像。其实,想像已不是想像。春秋战国之际,流放共工的幽州已属于燕国的一部分,与中原地区已经发生着密切地联系。此时,幽州共工支系与济水流域共工支系发生联系是必然的。

有人认为龚姓源头有六:共工氏之后,共伯和之后,共叔段之后,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黄帝大臣共鼓之后,也有少数人源于他姓改龚姓及少数民族。无论如何,龚姓绝大多数族众皆宗龚遂,并以龚遂之裔龚舍、龚胜支系形成渤海堂、武陵堂。

西汉时期,龚姓已成为大姓。古济水流域的山阳南平(今山东邹县)诞生了龚姓第二人--龚遂。

《汉书·龚遂传》:"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无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

1杜金鹏:《试论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二里头文化因素》,《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

2段天璟:《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文化格局》,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3夏保国:《"流共工于幽州"的考古学释读--以夏家店下层文化源自后岗二期文化为证》,《北方文物》2008年第3期。

?19

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似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居数日,王皆(去逐)〔逐去〕安等。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语在《昌邑王传》。会昭帝崩,亡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流,驱驰东西,所为悖道。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淫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髠为城旦。宣帝即位(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勅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鉏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鉏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农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五十本葱、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鸡。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秋冬课收敛,益蓄果实芰芡。劳来循行,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贵。狱讼止息。数年,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功曹以为王生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遂不忍逆,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亲太守。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愿有所白。'遂还问其故,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谏对,宜曰:皆圣主之德,20

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曰其

有让,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

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议曹王生为水衡丞,以褒显遂

云。水衡典上林禁苑,共张宫馆,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1

因龚遂官渤海太守,其后裔堂号立为"渤海堂"。龚姓在山阳世为豪族。《后汉书》:"王龚字伯宗,山阳高平人也。世为豪族。"2王龚与龚姓的关系,不得而知。但是联系到龚遂亦为山阳南平阳人,可知至少在汉代,龚姓在当地是很强大的。

汉元帝时,龚遂的儿子奇英任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太守,为官有道,世人称颂,辞官后定居武陵。遂开"武陵堂",以武陵为郡望。奇英之子龚胜,任汉哀帝时谏议大夫,后因王莽篡政而归隐武陵。龚胜之子龚苔仍居武陵,故曰龚氏"望出武陵"。

《汉书》:"两龚皆楚人也,胜字君宾,舍字君倩。二人相友,并著名节,故世谓之楚两龚。少皆好学明经,胜为郡吏,舍不仕。久之,楚王入朝,闻舍高(明)〔名〕,聘舍为常侍,不得已随王,归国固辞,愿卒学,复至长安。而胜为郡吏,三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补吏,再为尉,壹为丞,胜辄至官乃去。州举茂材,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引见,胜荐龚舍及亢父宁寿、济阴侯嘉,有诏皆征......初,龚舍以龚胜荐,征为谏大夫,病免。复征为博士,又病去。顷之,哀帝遣使者即楚拜舍为太山太守。舍家居在武原,使者至县请舍,欲令至廷拜授印绶。舍曰:'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县官?'遂于家受诏,便道之官。既至数月,上书乞骸骨。上征舍,至京兆东湖界,固称病笃。天子使使者收印绶,拜舍为光禄大夫。数赐告,舍终不肯起,乃遣归。舍亦通五经,以鲁诗教授。舍、胜既归乡里,郡二千石长吏初到官皆至其家,如师弟子之礼。舍年六十八,王莽居摄中卒。莽既篡国......(胜)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使者、太守临敛,赐复衾祭祠如法。门人衰绖治丧者百数。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

1(汉)班固撰:《汉书》卷89《循吏传59·龚遂》,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37-3641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56《张王种陈列传第46》,(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819-1821页。

?21

莫知其谁。胜居彭城廉里,后世刻石表其里门。"1

龚遂之子奇英任武陵太守,致仕定居武陵。龚姓在西汉始自山东迁湖南。几千年来,龚姓播迁方向大致是自北向南,由山东向南迁至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然后自东向西播迁中国中西部地区,乃至播迁世界各地。何光岳认为,"得姓之后,龚氏主要繁衍于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两汉时已迁徙到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魏晋隋唐时,称盛于江南地区,并在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形成望族。宋元以后,播迁至全国各地,并漂洋过海到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

战国时期,龚姓的一个支系有迁徙至巴蜀地区者。《后汉书》:"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伤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筭,伤人者论,杀人者得以倓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至高祖为汉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陈。俗喜歌舞,高祖视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遂世世服从。"2

罗、朴、昝、鄂、度、夕、龚七姓即所谓巴人"板楯蛮"七姓,与巴、樊、覃、相、郑"廪君蛮"五姓均为巴人主要姓氏。杨铭《巴人源出东夷考》认为,巴人远祖可追溯到传说人物太昊、少昊。巴氏最早居住在今淮水流域,后迁徙到山西南部与樊、覃、相、郑结盟,形成巴族,商周之际南徙豫、陕、鄂之间,春秋战国之际辗转徙入巴蜀地区。3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罗泌《路史》:"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太皞即太昊,与伏羲皆出于东夷,为巴人远祖,先居淮水流域,后迁徙到山西南部,再迁徙到巴蜀。春秋

1(汉)班固撰:《汉书》卷72《王贡两龚鲍传第42》,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80-3086页。

2(宋)范晔撰:《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列传第76》,(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842页。

3杨铭:《巴人源出东夷考》,《历史研究》1999年第6期。

?22

战国之际,龚氏出现于巴蜀地区绝不是偶然的。迁到巴蜀地区的龚姓人生息繁衍至今,而未中断。

黔江、渠县龚氏就是巴人"板楯蛮"龚姓后裔,是龚姓一个古老的支系。

《黔江区志(1986-2017)》:"宋元至明清,龚、胡、秦、向姓并称黔江四大姓氏,龚姓居首。龚姓一族,世居黔地,其来久矣。先祖至江西,有兄弟三人,龚不亚涌、龚不烈诵、龚不礼体,即是驸马,统领胡、秦、向3姓人马,捕猎游观,来此四川黔江,得见水寨为紧要之地,即此安营乐(落)业,吾母族肇自共工。到宋、元时期,龚姓在黔江境内发展壮大,割据自强,称雄一方。"清咸丰《黔江县志》:"黔江自宋元以来,半没于夷,为龚、胡、秦、向四土豪所据。龚据水寨(今官渡河一带),胡据峡口(今舟白),秦据册山(今城西),向据后坝(今小南海)。"相传,明代龚巨川还称"沿河土司","沿河"即阿蓬江官渡河。族人宋、元、明,世为黔邑宣慰使(土司)。太极乡金团村有古枫香树1棵、大杉树3棵相传为龚姓祖先所栽,是龚家的祖宗树。

渠县龚姓至今已传60多代,在汉武帝初年为官入川,开基祖龚文英以王命游击顺庆(今南充),三载考绩之后,谢官返回(广东韶州),路经渠县境,不料病故旅邸。其子龚安贞、龚安吉买张姓墓地,创业守基,该地成为桑梓之区名曰龚家嘴(今属宝城乡)。至今已传60多代,主要分布于宝城、拱市等地。排行74字:"文安良三,国治克有,祥光义仁,邦家继起,达孝立学,世代芳荣。明远在奇见,年开洪应春,丕振兴基业,钟福庆云汉,玉美定生辉,自超人千万......"1渠县境宝城乡龚家嘴一脉,衍派武陵(今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南),汉代为官入顺庆(今南充),子孙迁徙渠县。2

渠县正是古代龚姓巴人活动的嘉陵江流域,黔江龚氏正是从乌江流域酉阳龚滩迁徙而至,是巴人避难从嘉陵江流域南迁乌江流域的结果。

四、洪姓源流

在与颛顼、帝喾(高辛)的争战中,共工部落遭受重创,"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把",但是,"诛之而不尽"。共工部落首领被流放幽州,部族四散奔逃。其中一部分肯定是向南方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地逃难,一部分继续

1孙晓芬:《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102页。2孙晓芬:《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23

在今河南、山东、山西、河北一带生息繁衍。一般认为,龚姓、洪姓皆为共工部落后裔。共工部众留在北方者改为龚姓,

逃难南方者改为洪姓。此外,共氏、恭氏、勾龙氏、供氏等几个姓氏均为共工氏之后。1

关于洪姓的源头,谱、志记载口径较为一致。《广韵》:"洪,姓。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后改为洪氏。"《元和姓纂》:"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姓氏急就篇下》:"共工氏之后。"《姓觿》:"《集韵》:共工氏之后。毗陵弘察,避讳改洪。《路史》:帝鸿之后。"帝鸿之后,不是主流学术观点。但从文献中可以看到两个共识:一是洪为共工氏之后;二是洪由共氏因避仇而改。

洪与共为同宗。《通志》以为洪为"以国为氏","洪氏,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洪来自于共,共的源头是共工氏。《元和姓纂》:"共,共工氏之后。或云,郑共叔段之后,今河内共城是其地也。"《姓解》:"共工氏之后。《左传》,郑叔段奔共,子孙因称共氏。"这里,将共工氏的祖源一分为二,一方面为共工氏之后,另一方面是共叔段之后。《姓氏急就篇》也有"共工氏之后。《世本》,共鼓作舟。又,国名,周有共伯和"。《通志》也在"以国为氏"类,谈到共氏。"共氏,亦作恭,商末侯国,今河南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

总体而言,洪氏对共工氏源头的认知,是没有争议的,洪氏祖根地在辉县,也不应该有争议。

洪姓族裔对洪家文化源头的认同,共工氏亦为共识。

洪姓的源头,从文献来看相对较为单一,这在国内姓氏学界已形成一定的共识。谢钧祥先生在他的最早的洪姓的文章中,列出洪姓的源头为"洪姓出自共姓,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共工的后代,一说是古共国王族的后代。"袁义达在他的相关成果中,亦列出洪姓来源于共氏与弘氏,共氏显然为共工氏之后。他说,洪"作为姓源出自共,也即共工氏的共。共即共和,是一会意字。......甲骨文中共字有两款,一种是像四只手共力之形,另一种像双手向上恭敬的捧物之行,物为一方形,可以想象是块玉,更有可能是一重物,需要多人共同出力才能举起。犹像双手搬着石头,正是共工氏搬石拥防百川的图象。由于共工氏能振滔洪水,故称大

1李乔:《共工氏后裔及其姓氏》,《新乡日报》2019年3月29日,第003版。

洪水为洪。洪姓与共姓有关,与能治理洪水的氏族有关,故改姓历来有其内在的血统联系,共演变为洪,洪姓出自共姓也是非常自然的事"。他在另一本书中,收集到的一说认为,"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改姓洪"。至于其他,帝鸿之后有洪氏,以国名为氏,则为非主流说法。何光岳《中华姓氏源流史》中,也引用了较多的文献,如南宋周必为宰相洪适写《宋宰相赠太师魏国洪文惠公神道碑铭》"公姓洪,系出共工氏,后避仇以洪易共。"他书中又引宋淳佑五年,浙江安人洪震老作本《增淳安洪氏族谱序》云,"洪氏之先出共工氏。"还有《洪氏世系源流》云,始祖共勋,又名友,世居敦煌,子洪普,东汉灵帝从官,避十常侍之乱,"惧祸及已,乃从父偕隐,改姓洪,以上世水德(共工氏治洪水),因加水于左,才而为洪。徙青州,此洪始姓祖也。"反映了洪氏家谱对洪氏为共工之后的认可。

上海图书馆编辑的《中国家谱总目》,共收录洪氏家谱289种,其中浙江谱98种,台湾谱89种,安徽谱30种,江西谱27种,福建谱18种,湖南谱13种,其他还涉及辽宁、江苏、广东、云南、湖北等。所列始祖、始迁祖,多为西晋以后,唐宋及其以后之人。尤其浙江谱提供的历史材料,较为丰富。如淳安的洪氏始祖为东晋的洪绍,始迁祖为其五子洪纂,刘宋时为始新令。淳安还有一支洪氏始祖为唐代人洪监,还有北宋时洪助。富阳的洪氏始祖为洪皓,始迁祖洪正一。建德的洪氏始迁祖,为元代人洪万九。淳安、宁波、镇海的洪氏始祖洪光,自宋代由昌国县迁来。虽然,我们还无法看到家谱的全貌,但是我们相信,在洪氏的家谱中应该有大量的有关洪氏族源的记载,共工氏作为洪氏的主支源头,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而从辉县志书来看,不但在"概述"中强调辉县远古为共工氏部族聚居,也把"大事记"第一条列为"共工氏部族聚居于此"。这在全国的地方志中,极为少见。而且在金代以前,辉县市一直以共国、共邑、共县、共城县相称,长达数千年,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隋开皇九年平陈,置洪州,因洪崖井为名。管县七:南昌、高安、新吴、丰城、建昌、武宁、分亭。1

得姓之后的洪氏先是在河南、河北等地发展繁衍,后播迁至甘肃、安徽、江西等地,并在敦煌(今属甘肃)、宣城(今属安徽)、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形成

1《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八《江南道四·洪州》。

25.望族。北宋时,播迁到广东、福建等地。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都有洪氏族人分布,有的还迁徙到了海外。

《 附录结论》

共工既是一个个体,也是一个部族的称谓。作为个体的共工,是共工部族的首领。共工部族是一个自伏羲太昊氏时代即与伏羲太昊氏生息繁衍于济水流域的部族。共工部族发祥于济水流域中上游,而伏羲部族发祥于济水流域中下游,并且结成部落联盟,共工部族首领任以伏羲为部落联盟的上相。共工部族煊赫于自伏羲时代至唐尧、虞舜、夏禹的至少五百余年时间。由于争夺部落联盟首领或盐源等资源控制权,共工部族曾与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发生争战,部族受到重创。此期,炎帝部落、黄帝部落通过阪泉之战达成统一之后,炎黄部落联盟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部落联盟首领蚩尤,后者南逃至长江流域。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唐尧、虞舜、夏禹进一步分化削弱共工、鲧、三苗、颧兜等部族的势力,而流放了几个部落的首领。

虽然经过长期征战共工部族势力受到打击,部族首领被流放幽陵,部众四下逃散,一部分仍然生活于古济水流域,一部分南逃江淮流域。生活于古济水流域的共工部族,成为龚姓始祖。南逃江淮流域的共工部族,成为洪姓之始祖。此外,共氏、恭氏、勾龙氏、供氏等几个姓氏均为共工氏之后。

龚姓、洪姓几千年血脉相传,成为共工后裔之主流,旁支则融入了共伯和之后、共叔段之后、晋献公太子申生之后、黄帝大臣共鼓之后,还有少数人源于他姓改龚姓及少数民族。正是如此,共工氏已经不是一个族姓的始祖,称之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重庆龚义龙 原创者授权龚氏订阅号(微信号:gongshiNET)公众号发表

龚氏网Gongqq.com是全球最大的姓氏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公益性的龚氏文化交流平台

文章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lysfxyxb.cn/zonghexinwen/2020/0520/353.html



上一篇:司马光真的砸过缸吗?
下一篇:洛阳本是政治型都市,为何到北宋后转变成休闲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